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时间:2025-08-17 17:15:2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

学习目标

1、认字、诗词、写字,积累;以春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运用恰当地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春天的美。

5、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利用形声字声旁(“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

2、口语交际、展示台。

3、引导学生去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观察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播放动画,激发兴趣,学习生字,发现规律)

(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让其主动学习,探讨发现。)

1、播放动画片,引发学生注意:

⑴你们听,它在说什么?

⑵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乐乐,快乐的乐。我今天又有了新发现,你想知道

我发现了什么,是从哪发现的吗?那我们就共同走进《语文园地一》,你们也会有新的发现的!

2、播放“我的发现”中的字词,激发学生研究、探讨、发现的欲望:

⑴小朋友,你们看,这些字我都认识,你想知道我是怎么学会的吗?

⑵小朋友,你们如果能认真观察,反复思考,不仅能学会这些字,而且还能发现新的识字方法。

3、探讨研究,发现规律:

⑴你们反复读字和括号里的词,一定会发现规律的。

⑵学生边读,边思考,边研究。

⑶每组中的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你们发现了吗?

⑷小组合作,探讨研究。

⑸汇报交流,总结规律。

4、归纳升华,形成方法:

⑴这两种识字方法分别“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

⑵回忆学过的哪些字可用这两种方法学习合适。

5、出示“我会认”的字,并让学生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6、用所学的生字与熟字组词,让学生认读。

评析:本环节,采用课件,生动形象的画面,仿佛动画中的人物在和学生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⑴学会“我会读”的词语。

⑵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些关于描写春天的词语。

2、“我会写”:

⑴“我会写”的句子,注意拼读,明确是什么句子之后,再想一想,每个字应该怎么写,并调动学生写句子的积极性和认真写字的习惯。

⑵每人写一写积累中最喜欢的一个句子。

3、“读读背背”:

⑴先自己读,扫清字词障碍,巩固本组新学的生字。

⑵熟读短文,说说写的是什么。

⑶熟读成诵,不要唱读。

三、布置作业

1、从生字表里找一找,哪些字可用“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的方法学习?你又有新发现吗?

2、准备春天的歌、诗、画、你找到的春天的纪录。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说一说,上节课的发现,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2、读字词,并谈一谈这些字的特点,用那些方法学习好。

3、这节课我们继续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赞美春天!

二、引导学生,口语交际

小朋友,美丽的春天又已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它像个调皮活泼的小姑娘她走到哪里都会变得美丽充满笑声,她每天都和我们玩捉迷藏!小朋友,你们找到春姑娘了吗?在哪里找到她的?

1、交流“我找到的春天”:

提示:

听到的春天:

春天的声音。

看到的春天:

山、水、树、花、草、虫、鸟等变化。

闻到的春天。

摸到的春天。

⑴分组交流。

⑵小组汇报。

⑶补充资料。

2、交流“我画出的春天”:

⑴寻找你想交流的伙伴。

⑵认真地向伙伴讲讲你的画的创意。

⑶评选最佳作品。

⑷获奖者介绍自己的画

3、交流“我爱唱的春天的歌”。

4、交流“我写的赞美春天的小诗”。

5、诵读“我喜欢的诗”。

三、布置作业

1、继续寻找春天。

2、把你找到的春天写下来。

教学提示

教学“学习园地一”应注重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语文的情境。如第一课时的课件小明的形象的出现,都为学生愉悦的自主语文学习和语文实践创设了情境。教师应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搭建学习探讨的平台,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真正做到为学生发展而教,实现语文教学教书育人的目的。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正确书写句子,激发写句子的兴趣。

4、熟读背诵《花园果园》。

教学重难点:识字,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春天的花园,春天来了,你们看,花园里的花多美呀!瞧,花园里来了几个字宝宝。你认识他们吗?

(二)我会认

1、出示:哥歌

直植

星醒

古故

丁灯

鸟鸣

底低

我们来和这些好朋友打个招呼吧!学生自由读字。

2、小组学习:小组里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些字,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3、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方法。

4、出示:平评(评论)

方访(访问)

齐挤(挤满)

油邮(邮局)

桥轿(轿车)

线钱(花钱)

按照刚才小朋友发现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此处隐藏14978个字……姿态是指物体呈现的样子,第二个姿态是风格、气度的意思)

4.像这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的词,我们叫做“一词多义”(板书:一词多义)

二、结合理解,深入运用

1.下面我们用课文中的温和来造两个句子,注意结合不同的词义。学生完成练习,自由发言分享。

2.那么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一词多义”的词语呢?思考一下,请同学们回答交流。

(眉目:这个女孩眉目清秀。这件事情总算有了眉目。)

(意识:我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他的意识渐渐模糊,最后晕了过去。)

(算账、舒展、究竟等)

三、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1.通过上节课和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语言中蕴含的内涵真是博大精深,而在文学中,有一种文学体裁,正是语言高度凝练的体现,这种文学体裁,就叫做——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日积月累的这首古诗吧。(板书诗题)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这首古诗。

2.(板书作者)请同学们分享所搜集的关于诗人李白的相关资料;

3.初步了解什么是七言绝句,一般情况下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

4.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诗题:

①通过诗题,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因此,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②理解诗题。黄鹤楼是地点,送是送别,孟浩然是李白的好友,之是动词,意思是去、到,广陵即扬州。诗题仅有10个字,就把地点、人物、事件全部表达出来,可见古诗语言的高度精炼。(再次齐读诗题)

5.读中有感,从读中悟:

①齐读一、二句,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作者和孟浩然是老朋友)从何得知?(故人)不错,还有呢?(孟浩然在三月要去扬州,所以在黄鹤楼与作者告别)

讨论:三月前面的“烟花”一词,是什么意思?(引导理解:三月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的花有什么特点?)

那么,这两句诗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意思是说?(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从内容上看,这是描写(板书:送别时)的情景。

②齐读三、四句,这两句中写了哪些景物?(孤帆、远影、碧空、长江),从这些景物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诗人看着朋友远去,心里空荡荡的)不错,还有没有同学有更深一层的发现?(朋友乘船离开后,诗人还在那里望着,直到朋友的船消失在天际,诗人还没有离开)

思考:从这一细节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师引导理解:诗人与老朋友的深情厚谊;诗人与老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诗人送别朋友后内心的孤独……)

结合我们的理解,这两句诗应该怎么解释?(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从内容上看,这是描写(板书:送别后)的情景。

③再次齐读全诗。通过朗读和理解,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呢?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④学生汇报交流成果。(作者因老朋友孟浩然的离去而依依不舍,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及深深的眷恋,同时也体现出两人深厚的友情。)

⑤试着背诵全诗。

四、小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言艺术更是博大精深,一个词就有多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应注意体会和充分运用语言种不同的意义,短短几句诗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老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画面,所以,在以后学习语技巧。

五、布置作业

1.自己搜集两个“一词多义”的词语,并根据不同的语境造句;

2.熟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背诵,体会作者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3.你是否也有感情深厚的朋友呢?请写一段话,表达你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吧。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5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并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通过朗读词语、背儿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3、练习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2、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3、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

4、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

(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二、我会认

1、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

2、扩词练习,学生自己口头扩词,同桌扩词,全班开火车扩词。

3、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

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交朋友 交通 支路 一支笔 九龙坡 龙头 巨龙

要求 请求 凡人 凡是 平凡 利用 利益

三、我会写

1、认读其中的字。

2、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

3、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言、家、定。

四、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词语,接力读,分小组读,竞赛读。

2、学生自己选词造句。

五、读读背背

1、教师示范读。

2、学生自己练习读,启发学生读出丰收时的喜悦。

3、鼓励学生背诵短诗。

4、朗读时需注意:

轻声:庄稼、高粱、葡萄。

一声:黄澄澄、红彤彤。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读要求,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自己找喜欢的小伙伴交谈,说说各自想到什么地方秋游,鼓励意见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组成小组,小组讨论本次秋游计划。

3、班长主持全班讨论,各组陈述本组的想法和理由:

我们组建议到……,因为……。

我们都愿意到……,因为……。

因为……,所以我们建议到那里秋游。

4、同意意见后,具体商量秋游活动的计划。

到那里去做什么?

5、商量准备工作和秋游活动中的分工。

要做哪些准备?

6、向老师提出建议。

秋游到哪里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

二、展示台

1、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

布置一个展示角,展示孩子们制作的与秋天相关的书签、贺卡和图画。

2、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孩子予以表扬,评选优秀作品。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