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11-08 23:36:36
【推荐】语文教案合集6篇

【推荐】语文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同学们,请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2、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三、精读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

(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

(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随堂练习。

教后反思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是教读课文的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和口语特点。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中,既要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学习生活体验相结合,在研讨探究中,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开拓思路。

语文教案 篇2

单元介绍:本单元为开放单元,要通过参观图书馆、逛书店、借阅图书、介绍图书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书的知识,了解获得书的途径,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本单元教学课时为5~6课时。

“观察画面,了解获得图书的途径”的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讲台桌上有什么呢?(书)对了,那是我们的小小图书

角。再看看你们的书包,里面也装了我们的课本,你们说说看,这些书有什么用或者说读书有什么好处呢?

(这一小环节可以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先让学生在各小组说说读书的好处,再全班交流)

师:小朋友都说得真好,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关于书的更多知识。

二、结合文中的图,了解获得图书的途径。

1、设计课文插图的情景,引导学生了解的这些地方的作用

师:小朋友,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走一圈,当你看到什么字的时候大家要大声说出来。(把课文图中的这些地方名写在小纸条上,然后贴在教室的各个角落上,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来)

师:小朋友,你们说说看这些地方有什么用。(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地方都是用来看书的或者说是买书的地方)

2、如果你非常喜欢看一本书,可以用什么方法看到我们想要看的书呢!(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文中的图了解获得图书的途径。)

“自主识字”的教学设计

一、读一读,认一认。

1、自己读一读和图书有关的三组词语。

(1)自己读,借助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娃娃。

(2)说说这几组词表示的都是什么的呢?

2、你还能说出哪些书的名字呢?

(师:小朋友,除了书上说的这些书外,你还知道哪些书吗?)

二、认识生字。

1、指导自读词宝宝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把课文中的词宝宝读一读

2、同桌互读

师:同桌读一读,看是否把字都读准确了。

3、全班一起来认读词宝宝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宝宝。

4、玩一玩猜游戏

师: ……此处隐藏3850个字……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同学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同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茫茫太空,有着数不胜数的星球。上一节课俺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俺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二、学习生字

1、要指导同学读准字音:

注意“悬”不要读成“xiàn”“xián”;

“遐”不要读成“jiǎ”;

“努”不要读成“lǔ”;

“藻”不要读成“zhǎo”。

2、写字指导:

“幕”字下边不要写成“土”,还要注意与“慕”区别字形;

“临”左边不要写成竖心旁,右下角不要多一竖;

“奥”上半部不封口。

三、学习课文

1、第一自然段:

⑴ 同学读句子,想象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的景象。

⑵ 利用泡泡进行学习: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

美丽的月亮是多么迷人呀!谁愿意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语气要轻柔舒缓,读出皓月当空的优美景象。

2、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月球的荒凉:

⑴ 请同学们读读第2自然段,读后想想:为什么说月球的景色十分奇异?

⑵ 让同学感受月球是一片荒漠。有语气地朗读本段。

3、学习3~6自然段,了解三种难解之谜:

默读3~6自然段,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这个谜有什么地方让人难以理解?

谜之一: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身手吗?

谜之二:

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谜之三:

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上曾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4、学习第7自然段,进行资料交流:

师:“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啊,俺们来交流一下搜集的月球资料,看看月球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5、小结: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绘画。下面,就让俺们一起,来阅读书后面描写月亮的诗句。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和写字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六个词语。

(2)不认识的字可以在小组内请教同学或老师,也可以查字典。

(3)连读词语,想象画面,了解词义。

小组学习:首先观察题中的画面,想象情境,感知词义的优美意境。然后凭借熟字推想词语的意思和所描绘的情境。

(4)读词语,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2、第二部分

(1)观察插图想像情境。

(2)熟读词语,练习与画面连线。

(3)教师指导,巡视纠正。

3、第三部分

(1)看图,想想图中画了些什么。

(2)四人小组练习看图说词语。

(3)小组交流比赛词语。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得字,想想是什么结构的字。

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师: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咱们还是看看“小小建议”吧: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伸。

3、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4、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展示钢笔字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背词语。

(1)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朗读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体会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也正如一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关系,感受其中蕴含的哲理。

(3)多次连续词语,体会词语的整齐美和节奏美。在诵读中了解词语之间的联系和意思。

2.读背古诗《夜书所见》。

(1)带读全诗。

(2)看图,说说两个小孩在干什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深秋的夜晚。

(3)熟读成诵。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同学们,从这学期我们就开始学写毛笔字了,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老师告诉你们写毛笔字有哪些好处?

生:闭气凝神,陶冶情操。

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同学们说的有道理,我们现在学习“横”。

指导:横有长横和短横之分。

3.教师书写长横和短横。指导运笔方法。

(1)长横:笔画稍长,左低右高,略带斜势,起笔较重,中腰略细。向左上逆锋起笔,旋即转向右下稍按,以中锋向右行笔,至收笔处顿笔回锋,藏锋收笔。

(2)学生练习写长横

(3)短横:起笔轻快,可顺锋入纸,向右行笔,渐行渐按,至收笔处稍顿缩锋收笔。写时略带仰势。

学生练习写短横。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最近读的书,摘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和精彩片段。

1.教师谈话:我们在与大家讲话或听别人讲话时,要注意什么?

2.仔细看插图,四人小组讨论。

3.小组交流:组织语言时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中。听别人发言,要精神集中,注意礼貌。

4.大家特别喜爱读课外书,今天我们就开个“小小读书交流会”。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都读过哪些书,请你们上来把你读过的书名写在黑板上好吗?

5.把你们在读书过程中所了解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摘录的精彩片段,用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

6.同学们开始组织语言,努力讲得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中。

例生:我读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天文地理卷,作者是石宗宾。它主要介绍了天文和地理方面的知识,如“为什么太阳会发热”“什么是自然界‘蝴蝶’效应吗?

7.教师评价:听别人发言,同学们要精神集中,注意礼貌。你们对她的发言还有什么建议吗?

8.学生评议。

二、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

三、师随机进行总结。

《【推荐】语文教案合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