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11-02 15:08:28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5篇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复习生字.

2、通过词语搭配练习,学习准确运用词语,积累词语.

3、了解重叠词在表达上的不同;通过谜语学会读注音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巩固学过的字,进行词句、说话训练.

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要来看看哪位小朋友最会动脑筋!好不好?

二、我会说

1、出示题目.小朋友你们记得这些偏旁吗?

2、请告诉老师这些是什么偏旁?

3、你们认识带这些偏旁的字吗?有哪些?

4、小组准备说.

5、全班汇报.

三、我会连

1、指名认读词语.

2、指名连词.

3、全班齐读.

四、读读说说

1、指名说

2、全班一起说

3、照样子完成练习

4、你还认识哪些这样的词语?

五、我会猜

1、小声自读谜语.

2、同桌互猜.

3、指名回答.

4、说说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5、选小老师领读谜语.

6、你们还认识哪些谜语?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的老师?

2.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一位的老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请你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变化。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2.关注对怀特森先生的认识。感受先生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及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是他“的老师?”

3.关注文章给学生其他方面的的启示。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学生自由畅谈。

2.选下面的一个题目写一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高粱根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

3、初步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高粱根的特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高粱扎根土地的品格,悟出它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讨论,悟出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示投影片,指导学生从秆、穗、根三方面观察,了解高粱的特点。

3、插图中的根被放大了,由此可以猜测课文描写的重点是高粱 的哪一部分?

4、课题为什么要加一个“情“字?作者对这种北方最普通的农作物怀着怎样的感情呢?

二、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2、理解词语。

神圣:崇高而庄严。

贫瘠:形容土地质量很差,不肥沃。

强悍:原指勇猛无所顾忌。课文中指坚强,经得住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

跋涉:爬山涉水。课文中指艰难前进。

三、再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1、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2、找出能体现高粱特点的语句读一读。

3、作者为什么要写高粱?哪些段落写高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一、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它塑造了我的躯体和生命”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作者对高粱有怎样的情感?从哪里可以看出高粱在我心中是那么崇高而神圣?

二、学习3——5自然段

1、课文描写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点写什么?

2、作者从总写高粱到具体写根,哪个词起到衔接的作用? (尤其)

3、指名读3——5自然段,思考: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作用?

(1)长着许多气根。 (2)很苦。 (3)扎得很深。

4、为什么在土地十分贫瘠的雁门关脚下,高粱还能长着“正直的秆子”和“硕大而血红的穗头”?

高粱有气根,扎得牢,就能抵御风暴,支撑秆子,保护穗头;根扎得深,就能吸收营养,提供给秆子和穗头,而把土地中的盐碱等苦东西留给了自己。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你从这一段中体会到了什么?

3、齐读第6自然段。

四、深入理解比较,概括表达方法

1、朗读第1、2 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思考并讨论:

(1)高粱在我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为什么?

(2)高粱对“我”的'影响是什么?“我”对高粱怀着怎样的感情?

2、总结:

作者通过描写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点,抒发了对高粱深厚感情及对它坚忍不拔的品格的赞美。

[板书设计]

秆:正直、挺拔、粗壮

穗:硕大、血红

高粱情 有气根 坚忍不拔的品格

根 味苦 激励我生活、跋涉

扎得深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的方法写一段话。

2、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招集抗击几乎失败动员劫掠信心成功

⑷学生自读课文。

⑸检查自学情况。

①出示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②指名解释下列词语,教师相机点拨。

⑹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1~2)写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抵抗外国军队,七战七败,自己也受伤,几乎失去信心。

第二段(3~4)

写布鲁斯王子从蜘蛛八次节网获得成功的启发。

第三段(5)写布鲁斯王子重现组织力量,终于获得胜利。

四、指导写字:

⑴教师范写;

⑵学生练写

⑶评比。

五、作业: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练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指导:

(一)学习第一段。

1、读第1、2自然段,想想抗击是什么意思?

2、布鲁斯王子为什么么抗击国外劫掠军?

说明了什么?重读英勇,强调他的爱国行为。

3、结果怎么样?(写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抵抗外国军队,七战七败,自己也受伤,几乎失去信心。)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王子没有了信心。

(二)学习第二段。

就在写布鲁斯王子,七战七败,自己也受伤,几乎失去信心时,布鲁斯王子看到了什么?

1、出示:

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现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怎样重结了七次,直到第八次终于成功了。

⑴蜘蛛在结网遇到了什么困难?蜘蛛面对这一切表现的怎样?(布灰心)

⑵引读:直到第八次,他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⑶终于说明了什么?你觉得蜘蛛怎么样?

⑷指导朗读课文,体会蜘蛛的顽强不屈的精神。

2、布鲁斯王子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感动极了)

⑴为什么布鲁斯王子会感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⑵指导朗读:我也要干八次!

⑶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

三、指导朗读课文,体会布鲁斯王子的感情变化。

唉声叹气——感动——恢复了信心——充满了信心。

四、总结全文。

1、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2、从蜘蛛织网这件事上,你看到了什么?从布鲁斯王子的事件上?

五、作业

1、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激趣

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

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她给孩子们讲述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

(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

(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

(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召开故事会

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

附:板书设计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