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5-08-18 23:36:29
有关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

有关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赵州桥》。

一、说教材。

《赵州桥》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从建筑结构上的创新和建筑工艺的精美两方面具体介绍了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赵州桥。文章结构严谨,全文围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展开。为了说明桥的坚固,作者先从桥的建筑结构方面写了桥长和桥宽,再具体描写了桥的建筑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大创举。为了反映桥的建筑工艺水平之高,作者用生动的排比句详细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着的精美图案,栩栩如生的描写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本文篇幅短小精悍,第2、3自然段是阅读的重点。

二、说学情。

1、赵州桥在建筑结构上的创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话题,限于学生的阅历和知识水平,让他们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师对学生这个认知上的空白点应予充分的预计,可让学生在课前对相关知识进行搜集了解。

2、理解赵州桥在建筑上的美观,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又一个难点。桥面栏板上雕刻的图案比较抽象,学生没有感性的认识很难去欣赏、理解。

3、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按一定的理解方式,朗读方式去阅读课文,但学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他们来说仍是一个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特点和单元训练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2、领会赵州桥单孔弧形设计的特点及其优势,欣赏桥面栏板上栩栩如生的图案,了解赵州桥在建筑结构上的创新和建筑工艺上的精美。

3、学习背诵课文第三节。

4、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5、通过学习,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领会赵州桥单孔弧形设计的特点及其优势,了解赵州桥在建筑结构上的创新。2、指导学生学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欣赏桥面栏板上栩栩如生的图案,理解赵州桥建筑工艺上的精美。

五、说教法学法。

1、讲练结合,渗透方法。

我在教学中渗透了两种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一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概括”,二是“找合适的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分别运用于二、三自然段的教学中,其中第二自然段又是重点。当然,方法的教授切忌脱离文本,所以在阅读第二自然段时,我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概括,领会赵州桥单孔弧形设计的特点及其优势;阅读第三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在理解欣赏桥身美观的基础上,找合适的词语概括其特点,进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运用电子白板拖动、即时批注、圈画、播放视频、音乐、呈现图片等直观演示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结构,概括表述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直观感知桥身的美观,理解词句意思,增加师生互动,关注课堂生成,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简介世界桥梁发展事业,播放现代化的桥梁FLASH,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交流观后感想,从而引出赵州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并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交流,概括并板书“地理位置”、“建造年代”、“设计者”等要点。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我出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找出一句能概括赵州桥主要特点的句子,并全文出示二、三两个自然段,划出句子。在学生明确第二自然段写坚固,第三自然段写美观后,告诉学生这句话的上半句总结了上文的主要内容,下半句引出了下文的主要内容,所以这是一句过渡句,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了课文脉络。

(三)深入学习,品读感悟。

“坚固的赵州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用这句话紧接着过渡到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并在白板上划出。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句子,了解第一句话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具体说明了桥的长和宽,并用画笔标示桥长和桥宽,以走廊、教室的长宽与之作比较,使学生清楚直观地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

“这么雄伟的赵州桥在外形设计上还有什么特点呢?”我让学生把赵州桥和其它石拱桥比较,并用画笔在图片上随机标注拱圈、河面长等,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桥身跨度大”,“大桥洞上各有两个小桥洞”的特点一下子被突显了出来,化解了学生概括表述设计特点的难度。接着我让学生找到文中对赵州桥外形设计作了恰如其分评价的一个词语——“创举”,圈画出来,理解词义,并且说说为什么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学生交流后,我划线引读,引导学生概括这个创造性设计的两大好处,并板书。同时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两个好处产生的原因。最后出示填空,要求学生结合板书,联系课文内容来说一说,鼓励学生合理组织课文中的语句来说说赵州桥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以及产生这两个好处的原因。

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我小结了赵州桥历经风雨千年不倒的事实,激发学生的崇敬之情,指导学生在悠扬的古典音乐声中读出崇敬之情。随后让学生根据板书说说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总结概括方法。

在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划出描写赵州桥美观的句子。然后呈现三种龙的图片和相应的描写。学生直接在白板上拖动图片,将它与课文中的语句一一对应,同时借助图片理解了“缠绕”、“抵着”,“回首遥望”等词语的意思,师生配合朗读。通过看图配对,学生直观感知了桥的美观,理解上的难点轻而易举地就化解了。

随后我播放背景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在头脑中想象这美丽的画面。接着借助填空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请学生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栏板上图案的特点,并进而概括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总结概括方法。

(四)总结升华,课外延伸。

以学生谈学文后体会的形式,我引出了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象征,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自然过渡到请学生做个小小讲解员,向在坐的同学和老师介绍这座世界闻名的赵州桥,使学生能将前面所概括的段意串联起来表达,既总结了本堂课所学内容,又落实了“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目标。最后,我鼓励学生课后打开校园网的学生资源库,查看更多关于赵州桥的资料,去深入了解学习,获得更大收获。

以上就 ……此处隐藏8590个字……

通过读文,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引导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学会朋友间相互欣赏与支持。

我的教学思路是:

让学生通过阅读浅近的童话,对感兴趣的人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展开想象,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结合这篇童话故事的特点和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需求,我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如:多形式,充分朗读;重感悟、体验,关注学生阅读期待;尊重学生个性反应,演绎童话;抓住关键词句,创设情境品析人物。根据以上教学思路,我精心的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这五个环节是:

一、师生对话,激趣激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品析人物,情趣体验

四、联系生活,拓展创美

五、自主探究,趣味识写

第一个环节:师生对话、激趣激疑

一开课我就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了一幅极具想象力的美妙的画面——深蓝的天空中一轮圆月挂在森林上空。(课件),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紧接着,我让学生走进这个情景,想象一下:“月亮像什么”,进行说话,激活了学生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学文兴趣。在师生对话中,我又例举诗人李白的一句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让学生知道李白小时候认为圆月就象“白玉盘”,为后文的学习做了铺垫。课题的引出也是极具想象的画面,(课件)我让学生读题后进行质疑,从而营造了强烈的阅读期待。这真是:未读先有情啊!

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通课文是低段阅读教学重要的过程,是感受、体验文本的前提和手段,必须扎实落实。我采用了这样的层次帮助学生读通课文: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然后让学生自由练读难读的字、词、句,用多媒体设计了“谁能让月亮出现在夜空”的情趣识字,从而扫清了阅读障碍;最后,我让学生带着读题时的疑问,再读课文,并相机指导读文,将课文读通,达到初步整体感知的目的。

第三个环节:品析人物,情趣体验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我采用了这样三种教学方法:

1、自主选择,交流互动。

我让学生从 “小松鼠”、“熊先生”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然后默读课文相关内容,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读完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样做不仅帮助学生从文中两个主要人物入手切入,整体把握了课文,同时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了学生读课文时的初步体验和感受,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品词析句,体悟人物。

在学生对喜爱的人物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在文中找重点词、句、段的方法深入文本,开展扎实的语言文字学习。

比如,在品析小松鼠这个角色中,

我抓住表现小松鼠特点的词句开展教学。如:在教学1——4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围绕小松鼠“爱画画”,抓住“…在…在…还在”这个句式及“发愣”、“伤心”等词进行品读,去感受小松鼠很爱画画,有丰富的想象力等特点。

在教学第七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小松鼠画呀画呀,画了一大串满是画儿的圆月亮。”抓住“画呀画呀”、“一大串”、“满是”这几个词让学生谈读的体会和独特理解,通过老师的评价语言呈现:是呀小松鼠画得多认真呀,瞧他画得真快乐,看他画得还真多呢,让学生读出个人的理解。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小松鼠还会画些什么?”并仿照第二句用“有……有……还有……”说一句话。在这个读、说、想象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小松鼠在生活中爱美,体会到发现美、表现美的乐趣。

在品析熊先生这个角色时

我带领学生抓住熊先生的语言、行为,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味熊先生的心灵之美。

我首先创设情景,移情体验。当学生读到熊先生安慰小松鼠的句子“瞧吧,我有一大堆圆月亮呢,给你画画吧!”时,我创设了对话情境引读,扮演角色合作读,在读中让学生体会到熊先生关心的语气,感悟到熊先生的热心和爱心。

紧接着,我又让学生实境感受,变“话”为“画”。在第六段的教学中,“又白润又光洁”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同时又是理解为什么拿瓷盘当月亮的关键。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首先让学生真实地触摸瓷盘实物,去感受瓷盘的白润和光洁,有了真切感受后,再读“又白润又光洁”就显得格外有感情了。然后通过我做月亮升空的动作,再现比喻句中表现的画面,变“话”为“画”,呈现了具体的场景,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读。让学生依托文本体验童话情趣。

进行角色扮演是深受低年级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形式,在课堂上,我很好地采用了此方法,让孩子们快乐地、创造性地演绎童话。文中的“忙碌”一词能很好体现熊先生对小伙伴的支持、欣赏。我抓住“忙碌”一词,以“熊先生忙些什么?”来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进行想象表演。在这过程中展开师生、生生对话:“熊先生,小松鼠开画展,你为什么这么忙呀?”“小松鼠,此时此刻你想对熊先生说些什么?”通过看似轻松随意,实则精心设计的对话,让学生一下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特点、升华情感体验。

我使用的第三种教学方法是角色体验,赏美议美。

对文章10-14自然段的教学,我借助多媒体呈现的美丽画面和音乐,让学生带上头饰,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动物,来到美丽的森林画廊。在互动交流、对话中完成文本的学习。在交流中我用“课文是怎样写的?”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用“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你看到的画?”和“你看过画展后有什么想法?”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第四个教学环节:联系生活,拓展创美

有这样一句话“教育即生活”。我们的语文学习也要尽可能地将课文中美好的童话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让学生学会去关注生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小松鼠和它的小伙伴们现在都能在圆月亮上画漂亮的画儿,你们想在“月亮”上画画吗?想画些什么?和小伙伴们说一说,画一画,我们也来办一个“画满画儿的圆月亮的画展”吧。教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我想画一个~”“我想画~”,“让我也来试一试”,兴奋的孩子们小脸胀得红红的,小手快乐地飞舞着,这何尝不是充满着童趣的场所,这何尝不是张扬个性的天地。此时的我,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这美好的童心世界里,被我的学生们感染着、感动着。最后,我用“读完全文,你有什么收获?”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整体总结,让学生在感悟发言中对文本形成完整的认识,从而升华了主题。

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自主探究,趣味识写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我是以这样的层次来开展写字教学的。首先,让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对文中“图、够、报”等六个生字进行识记,巩固技能。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吮吸的动作记住“吸”字,激发了识记生字的兴趣,提高了记字效果。接着,我设计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直观地区别“极、吸”这两个字。最后,通过老师的范写,指导学生书写,在指导过程中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以上是我如何教学这一课的全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抓住学生的童真和文本的童趣,相互交融,使学生读进了美好的童话世界,读出了个性的童趣体验。还请各位评委和老师对我的说课提出宝贵的意见!

《有关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