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时间:2025-08-12 21:29:27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1

《识字2》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文。课文用十二个精练的词语,并配上色彩鲜艳,内容鲜活的插图,将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栽花种草、观察气象等这些孩子们喜爱的课外活呈现出来,图文并茂地描绘出一幅幅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生活画面。学生要认识的11个生字、会书写的8个生字正藏在这些词语中。旨在让孩子们在赏图画,读词语的同时,既识生字,又能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做人。本课内容贴近孩子生活,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易于学生集中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根据新课标要求,遵循“多认多说。多读少写”的原则,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开开心心识字。

一、情──识字的催化剂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精心设计,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象、形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课的伊始,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画面,一下字就让火热的生活走进了课堂,也紧紧的抓住学生那颗求知若渴的心。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然后出示富有色彩的词语,使抽象的生字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兴趣,又使学生对图画所代表的事物形象与文字符号之间的联系有了初步感知。同时,我还时时不忘用语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使之煽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思维的涟漪。

二、活──识字的快乐源

这里的活,指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指的是灵活的识字方法。识字也伴随着思维活动,让识字生活,让孩子联系生活,广辟途径识字,既为学生提供了自主识字的展示场,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期间,我信任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心理表述的自由与开放。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和分析,选择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巧妙点拨,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有趣,变单一为多样,学生在课堂上不知不觉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认识到识字成为自己生活的需要,因此,便有了鲜活灵动的发现,便有了关于记忆“鸽”的妙方,便有了识字方法百花齐放的盛景。整节课。孩子们都融入到学习中,情感被激发,思绪被放飞,自主性被得到充分体现,潜能也尽情得到开发。

三、趣──识字的助力器

在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让孩子属于自己的学习世界,走入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是走进新课程,拥有新课堂必须体现的重要教学特征。如何解决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快这个难点,事实证明,让孩子识字走入他们喜爱的游戏,在游戏中运用,,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个片断中,趣贯始终,例如,和字宝宝打招呼,找偏旁娃娃,送信,做课中操等富有情趣,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游戏中积累,学习得有滋有味,既巩固了所学生字,又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较好地运用了生字。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2

课始,配上音乐,美丽的画面,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烟波、水乡、菱藕、芦苇、荷塘、归舟、枫叶等画面就这么直接的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什么解释都不必,孩子们就明白了!所以这课的重点我就放在了说话上。看看图,用完整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比如水乡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莲藕?看到了什么样的荷塘,荷叶长得怎么样,荷花呢?春天的芦苇什么样的,”陆铭锋说“水下有白白胖胖的藕娃娃!”陈梦卓说:“荷叶碧绿碧绿的,荷花粉红粉红的”……可是这样的孩子只占我们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孩子都睁着大大的眼睛被动地听着,每次都眼巴巴地期待更多的孩子能举起小手,哪怕说上一句很短的话,我肯定毫不吝啬我的表扬,可是他们连这个机会也不给我,真是无力极了!

怎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诉说欲望呢?除了精美的图画外,我想一定要积累他们的词汇,归根结底,还是多看书吧!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3

在新课程教学中,语文课最大的特色莫过于“主题性教学”的开展,每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主题,在一年级下册中就有八个主题,它们分别是: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当我们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时,当我们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也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把学科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当我在教学第二个主题——“家庭生活”时,面对“识字2、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这几篇课文,一下子便被文中孩子们那深深的孝心所感动,为他们出色的表现而骄傲。那么,如何让我的孩子们也能这样做呢?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变学习为行动呢?我便思索怎样把课堂上的习得与平时的真实生活相联系,让孩子们在无形中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文本简介】:

识字2

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

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

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

家务事,愿承担,洗碗筷,扫庭院。

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

这是一篇“三字经式”的课文,我们也称之为“新三字经”,它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明快,文章内容也浅显易懂,教师不需要多加解释,学生也能自己学会,关键是如何把文本中的内容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我想这才是教学的关键。

【教学关注】:

在对本课的教学中,我在孩子们初读的基础上,让他(她)们自己来说说、悟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聊一聊。而我则根据平时的家访,以及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在教学中才穿插进来让孩子们进行辨析:他(或她)这样做对不对?好不好?为什么?

1、“父母教,认真听”

早在上学期结束时我就听说了玮玮的任性和顽劣,让妈妈头疼万分,再加上家庭教育的不一致,爸爸和妈妈的教育方法完全相反,使得小家伙有恃无恐,对于妈妈的话完全是“耳边风”,甚至是“充耳不闻”。这让妈妈不仅累,更是急,因为孩子的学习差强人意。于是,当有孩子讲到“父母教,认真听”时,我便讲述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我们班有这么一个孩子,特别的任性。有一天,妈妈在做晚饭让他自己写作业,大概二十分钟过去了,妈妈出来一看,他一个字也没写,便提醒他不要玩了快点写作业。可是等到妈妈把饭菜端上桌他仍然一个字也没写。妈妈一看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很生气,就要求他写完作业才能吃饭。接着,妈妈就坐在他旁边看他写,可是这个孩子不仅没有抓紧时间写作业,仍旧这里弄弄,那里弄弄就是不写。一个小时也过去了,可他的本子上还是一个字也没有。妈妈非常非常地生气,就把他的作业本撕了。可他呢?还在一边笑呢。你觉得他做得 ……此处隐藏10294个字……火红火红的;枫叶是通红通红的;枫叶是红彤彤的。然后,再让学生变成句子:火红火红的枫叶像一团团火,美极了;红艳艳的枫叶,如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一样红红的,真美啊。那有关枫叶的诗句,你知道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香

山雨打青松青,

霜染枫叶红。学生读一读。然后再有词到词串,一组词串就是一片风景,本组词串:枫叶

灯火

月光,让学生说说,描绘心中的画面:夜晚,水乡人家都亮起了灯火,枫叶显得更红了。银灰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把水乡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把词语间的空白填补起来,再将在心中构成美的画面,学生才能更好地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画面,读美画面,一定要给学生留有空间去想象画面。

三、拓展内容

韵文既然在词语之间有留白,那我们就要好好地利用,拓展一些内容,让学生多积累一些。如:了解一些秋天到人文、自然景观,感受美的熏陶;词语的拓展有,金秋十月、金风送爽、秋高气爽、一叶知秋、秋色宜人、秋风习习,烟波浩渺,烟波渺渺等;以及古诗文的背诵《秋思》《山行》《秋天到》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除了韵文中涉及到的,你还知道哪些?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14

《识字6》以词串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祖国大地不同地区颇具特色的风情。这些词串组成的韵语,内涵丰富,展现了祖国大地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充满着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凭借图画,诵读词串,不仅可以认识本课的生字,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关于本课教学的有效性,现在反思如下

一、激趣导入: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内在的学习需求,而是更多地借助他人的肯定、课堂气氛、情境创设等外在因素,因此,其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浓厚的个人情绪,他们觉得有趣,就学得积极、主动;反之,就学得消极,被动。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

上课伊始,我请学生看优美的画面,并充满激情地说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游览一番,好,我们出发了!”课文导入直观、自然。课伊始,趣即生。学生充满了好奇心,马上就被老师给吸引过来,使整堂课对学生有吸引力,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兴趣盎然地学。

二、批文入境: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带他们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风景秀丽的江南,细雨蒙蒙,杏花格外娇艳;海岛盛夏,骄阳似火,高大的椰树绿荫如盖;塞北秋风瑟瑟,骏马在草原上奔腾;冰雪覆盖的高原上,牦牛在缓慢前进。课堂上,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介绍风光美景,设计了“我是小导游”的环节,学生的语句完整,语言丰富,仿佛真的当上了小导游,正向大家介绍美景呢。最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风光,并让他们用词串的形式写了下来。如果能同时配上相关的音乐《天堂》等,生动的画面,各具风情的音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获得深刻的体验,让学生被深深打动,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读中悟情:

在朗读指导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中一个个词组成了一个诗篇、一幅图景,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韵味。如果能给学生的朗读配上音乐。如,朗读“塞北”这一组词串时,配上一段塞北风情的音乐,学生会读得更高昂、激扬;在朗读“江南”这组词串时,如果配上一段江南风情的柔和些的音乐,学生就会读得轻柔、悠扬。让学生入情入境,以感情朗读的方式外现表达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有效果。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15

这是一节二年级上册的识字课。本课是由几组与冬天(气候、植物、动物、运动)相关的词语构成的词串。课后,两位导师和学员们对我的这节课进行了交流研讨,大家对教学中的亮点给予了肯定,同时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听了胡云红和王仁元两位导师的评课,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对照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再回顾自己的这堂教学实践课,确实感到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说话训练不适时,并缺乏指导。

在教学完“寒流、大雪、北风”这组词串后,教学预案中安排的“用这组词串来说说冬天的气候有什么特点”这一环节被我忘掉了。教完第二行词串(腊梅、翠竹、苍松)时突然停电了,课件无法使用,我利用暂时停电的空档,引导学生从气候和植物方面来介绍冬天。学生卡壳了。我带领学生又读了读书上的两行词串,然后让学生继续说话训练,学生还是不知道怎么说。我提示可以用一个词语也可以用几个词语,可以从一个方面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等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学生站起来用“大雪”说了一句话。这里耗费了很多时间。如果教学完第一行词串后,就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用这一行词串来介绍冬天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可能难度会小些。后面每学完一行词串,就用这行词串来介绍冬天。最后在总结全文的时候,让学生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冬天。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学也会更扎实有效。如果在学生卡壳时,我给学生作一个说话示范,学生完成这个说话训练的难度也会减小些,教学效果可能会好些,教学过程会更实些。

二、朗读训练不到位。

在教学中我只注意到指导学生把词串读正确、流利。这12个词分开看,是排列整齐的几个词串,连起来读,押韵上口,我没有多花时间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押韵,培养语感。另外,有感情的朗读指导不到位,学生还没有读出腊梅、苍松、翠竹的生机勃勃和不畏严寒的精神。总之,因为教师的朗读指导不到位,学生没有读出词串的韵味和美感。

三、一些环节的处理缺乏艺术和技术。

例如在学习第一行词串“寒流、大雪、北风”时,我一开始就出示天气预报的课件,然后由我来播报,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照着内容读,降低了教学信度,而且学生也不知道我这个环节是用来干什么的。我原想通过这个设计来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寒流,结果绕了一个大弯子,学生也没有完全弄明白,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如果我改变一下,先让学生读读这行词串,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已经懂的词语,如果有学生指导“寒流”是怎么回事,就让他说说。如果学生不懂,再出示课件,让学生在天气预报中获得有关寒流的信息,对寒流有个初步的认识,接着启发学生回忆生活经历: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那是因为北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做寒流,这时学生对寒流一词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后再引导学生运用这一行词串进行说话训练,介绍冬天的气候。这样,教学就会更扎实有效。再如:在“岁寒三友”的导入时不够自然,花的时间也太多,如果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再通过课件展示图片资料,最后进行说话训练,效果会更好。

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反思是痛苦的,因为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解剖;反思也是快乐的,因为在反思中我收获着,成长着……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它永远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所以才有无限的魅力,让人不断的追寻。愿我和小语脱产班的学员们在语文的路上执着前行,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小语之路。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