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术实习报告范文汇总五篇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技术实习报告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技术实习报告 篇1一、实习地点介绍:
紫溪山位于楚雄市西南20多公里,离昆明约200公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级旅游景区,面积4万多亩,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6%,海拔19000米至2502米,是目前云南最大的天然森林公园。紫溪山一万松林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景区内峰峦起伏,森林茂密,古木苍天。主要景点有:德运碑、千年古藤、响水箐瀑布、仙人谷、紫顶寺、茶花园、樱桃园、望海楼、杜鹃园、牡丹园,兴建了民族村、紫霞山庄等旅游接待设施和众多的农家乐。
紫溪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暖旱重、夏无酷暑、秋季凉爽、冬无严寒、有万年古藤、千年银杏和650余年历史的茶花树。紫溪山是滇中有代表性的生物多样性物种基因库,有1500多种植物、136种鸟类、30多种动物。三尖山、香水月季等珍稀植物较多,绿孔雀、棕颈犀鸟等珍禽栖于林中,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植物王国和百余种鸟兽聚集的地方。历史上,紫溪山曾以66座林,77座寺,88座庙而享誉四方。目前有人工建造的1200亩茶花园、1500亩杜鹃园,为全国少见。
紫溪山现有3万亩的半温润常绿阔叶林,以滇石栎、包石栎、滇青冈为主要林木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其森林覆盖率达96%,是楚雄市的重要水源林区。据调查,紫溪山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202种,隶属于65个科,其中药用植物49科,76种;珍稀植物有百年生的茶花28株,以及零星分布的滇藏木兰、三尖杉、香果树、银杏、桂花、白玉兰香樟、木姜子、云南含笑及杜鹃多种,还盛产松茸、鸡枞等名贵食用菌。在莽莽丛林中,有很多动物生活于其间,据统计,动物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黑颈长尾雉、绿孔雀,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的有小熊猫、蟒蛇等。
紫溪山盛产茶花,紫溪山茶花不但树龄早,而且品种之多,花色齐全,在滇中首屈一指。民间有“云南茶花甲天下,资溪茶花甲云南”之说。紫溪山建有茶花园、杜鹃园、牡丹园,并重建紫顶寺、紫霞山庄、望海山庄等旅游设施。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办彝族马樱花节。资溪山风景区现在盖起了万松林山庄、紫霞山庄、望海山庄、民族村等宾馆、饭店,接待各方来宾。
摘要:种子植物可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形态各异,寿命长短差异悬殊。种子植物的生长和分布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 生活环境中,形成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种子植物在经济建设中是一类极其重要的植物,人类的衣,食,住,行均不能离开它们。
二、 意义与目的:
1.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学的形态的鉴定技术和分类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生命科学的专业基础,以利于更好地学习和从事生物学的研究,为开始发展生态学环境学 等边缘学科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 掌握一般的植物分类的理论基础,能认识30—50科植物。掌握重要植物标本采集的基本方法,认识草本植物的特征。
3. 掌握一般重要生物群落的植物分布类型;牢固掌握生物生态学和生物群落学的理论及其内容。
三、材料与方法
1.设备与用具:气压表(海拔记录仪) 标本夹枝剪 小铁铲捕虫网
采集刀 标本袋采集袋采集记录本塑料桶钢卷尺标本瓶
水壶塑料袋 笔记本
2.药品:常用药品(感冒药等) 消毒药(酒精)蛇药片等
3.采集方法:
(1)木本植物的采集
用枝剪剪下一枝带叶,花或果的枝条,必要时还要采取一部分树皮。木本植物的物候期不同,应根据物候采集。采集雌雄异株的植物标本时分别采集雄株和雌株标本,分别编号,如杨,柳等。采集的标本不宜过大或过小,以长约40厘米为宜。标本采集后先 作简单修整,再放入采集袋中。
(2)草本植物的采集
采集草本植物时,除花果等部分必须采集外,还要采集它的地下部分。植株较小者,可挖取全株;植株较大者,可将标本折成“V。N。M”字形。如植株仍嫌过大即将剪截成带根的下端,带叶的中端和带花果的上端等三部分,一起压在标本夹内,记上同一采集号,并注明它的高度。
(3)特殊植物的采集
有些植物的叶片及花序很大,如棕榈科,芭蕉科植物,它们的大型叶片压制较困难,压制时可沿中脉的一边剪去一半,但保留顶端:复叶可沿总轴一边的小叶剪除,顶端的小叶也须保留。
4. 采集工作应注意事项
(1) 采集标本要注意保护植物
(2) 一些植物具毒,故对不了解的植物不可随意使用,以免中毒。
(3) 注意安全,如要采集生长在险要地段的植物标本时,先要找好踏脚点,千万不要脚踏在已经风化的岩石,枯树或易滑的表面上,避免出事故。
5. 标本的整理和压制
(1)编号及记录将采集的全部标本编号,放入采集袋中。
(2)压制 打开标本夹,在上铺4—5层草纸,然后将修整好的标本平铺,再将标本逐一与草纸隔开。草本植物或枝叶花较薄的植物用一张即可,否则可多用几张,花果过大的常使其中六下空隙,可用草纸将空隙填平,才能使全部枝叶承受均等的压力。新压的标本需每天换干纸一二次,五天之后,依据标本变化的程度可隔天换纸,一般经十天以后,就可不必换纸了。压制时的第一次换纸十分关键,这次换纸的任务是对号,换纸,整形,垫平。将标本移至干纸之上时,再进行一次整形修剪,除去多余或残缺的部分,调整叶子正反面比例。将重叠或折皱的部分展开,把标本摆放成型。
在换纸过程中,每次都要注意将叶子铺平,并要细心轻放,避免损坏标本。发现掉落的花果,应及时将它们装在纸袋中不可丢失。
6. 标本的制作
在标本的反面涂上一层粘贴剂,然后将标本粘贴在台纸上的适当位置,不能过高,过低或过左过右。标本粘贴后,再用针线将纸 叶脉等处缝牢,并立即用重物压平。掉落的花果落在纸袋中,并随即粘贴在台纸的一角,不能随意抛掉。标本鉴定后,将鉴定签贴在台纸的右下角,将野外记录签贴在台纸的左上角。
四、 科的种类(大约六十多种):
(1) 松科:雪松、华山松、云南松
(2)柏科:圆柏、刺柏、侧柏、
(3)杨柳科:垂柳
(4) 壳斗科:原江栲、滇石栎、栓皮栎、槲栎、黄栎、滇青冈、高山栲
(5)桦木科:旱冬瓜
(6)榆科
(7)寻麻科
(8) 蓼科:头花廖、小黑药、拳参、金荞麦
(9) 菊科:滇大棘、牡蒿、凤毛菊、朱光相青、心叶兔儿风、三叶兔儿风、烟锅头、灯盏花、飞蓬、天明今、紫 ……此处隐藏18055个字……>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因此绝不允许施工单位过早的拆模。
通过参加图纸会审,我明白了图纸会审主要内容。
一般工程开工前,业主、设计单位、承建单位和质量监督单位等都要参加图纸会审,以发现并解决设计中存在的差错、矛盾及易在施工中产生模糊概念及在将来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困难等问题,以避免施工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会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找出图纸自身的缺陷和错误。审阅图纸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规范等);图纸与说明是否清楚,引用标准是否确切;施工图纸标准有无错漏;总平与建筑施工图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一致,平、立、剖面图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各专业工种设计是否协调和吻合。 其次,施工的可行性结合图纸的特点,研究图纸在施工过程中,在质量上、安全上、工期上、工艺上、材料供应上,乃至于经济效益上施工能否满足图纸的要求,必要时建议设计单位给予适当地修改。
最后,地质资料是否齐全,能否满足图纸的要求;周边的建筑物或环境是否影响本建筑物的施工等;施工图纸的功能设计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等,都是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
对会审准备中的图纸等问题进行汇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内部初审。为了能更了解设计者的设计原理,我查了有关图集,对图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有见解性的问题,而且与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争取把每处不明白的地方都弄明白。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少出纰漏,把事情做好,按照监理规范,注重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尽量有效地工作,并经常与监理部同事研究监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畅徉于实事当中,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此次的实习活动,在社会这个大学校中学习实践知识。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社会,感受社会。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20xx年11月至20xx年5月,我和同学(共4位)来到了珠海,在珠海斗门区江苏省第一建筑安装有限公司鸿泰半山花园项目部实习,从事测量员工作。
在学校时已对测量学以及cad绘图、仪器的使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里让我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及熟悉的掌握。并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不实践很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像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实践经验还很不丰富,但理论中的东西要是也什么都不会,那在实习过程中就吃不开了。到了施工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才体会到并不是课本中学的东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变通和举一反三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事不要眼高手低 要脚踏实地。事无巨细,我学会了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记得有一次在进行承台直线放样时,图纸上有两轴线相差了11cm,结果看图时没仔细看误以为是一条轴线。 后来检查发现不对,而柱钢筋已绑扎好了。只得进行移位了。更可悲的是有一个承台已经浇筑完成,检查发现移位了30cm,原来在计算尺寸时少加了30cm。后来只得进行承台加大,柱钢筋植筋。费时费神啊!
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随着上部结构的逐步建成、地基荷载的逐步增加,将使建筑物产生下沉现象。建筑物的下沉是逐渐产生的,并将延续到竣工交付使用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应按照沉降的规律进行。沉降观测在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 观测点的制作
水准基点利用工程标高定位进使用的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点的不准基点。并在建筑物附近设置二个浅埋式水准基点,水准点帽头采用铜制。
用18钢筋弯成“┗━”的形状弯头,上部磨成半球形状。在底支柱子浇捣时埋入,弯头与墙保持的距离为7厘米,以保证工程装饰后能在标志上安放标尺。
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
沉降观测第一次应在观测点安设完成后及时进行,并主体工程每加高一层观测一次建筑物竣工验收前观测一次。根据有关要求建筑物竣工后的观测次数为:第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1次,至下沉稳定为止。 沉降观测精度要求
工程沉降观测精度要求为三等,标高中误差为±1.0mm,相邻点高差误差为±0.5mm,观测方法采用二等观测,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为0.6mm 。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课,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水准仪,经纬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为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数据的偏差很大,更会导致以后其它量的测量出错,最终导致数据计算的错误,比如我们刚开始测量角度时,一个基准点没有瞄准,导致一个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闭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经过校验,才发现问题出在哪儿。
在本次实习中,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只有通过实践后才能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为我今后就业尊定了基础,我们通过观察问询等方式了解到了很多我们不曾知道的东西。除了建筑知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安全问题。每个施工单位都有标语“安全第一”,作为工程人员,应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但要严格规章制度,还要为员工们灌输安全知识,对他们的生命安全负责。
我认识到了课本知识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也对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工作能力进行了评估,明确了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同事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工作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要是互相配合的话,就会如同一盘散沙一样溃不成军,尤其是在配合如此重要的测量学中。
文档为doc格式